close

目前小樂低年級就學中,想用文字記錄一下如何發現小樂有這些症頭,還有早療的過程。

小樂我自己帶到兩歲,兩歲後就送去幼幼班,我則重回職場工作。事情大概就是從幼幼班開始的。


小樂他其實不到一歲時就已經會發很多名詞的音了,也是一個十分熱愛工程車的活潑小男孩。大人問他問題或者是和他對話,他也都能應對得宜,反應也很快,觀察力也很好,一副就是一個聰明小孩樣。

小樂確定有這兩項症頭後,我看了不少資料,都是說亞斯伯格症的小孩有一大部分是在上小學後,甚至更晚才被發現。因為他們有正常的語言能力,甚至比一般人還要高的智力,但是在社交上有很多的缺陷。

也因此,其實不特別說,小樂看起來跟正常小孩是沒兩樣的。那為什麼當初我會想要帶他去做鑑定,進一步被確診亞斯伯格症和過動症?

因為從小到大(幼幼班),小樂跟我講話的時候,眼睛從來都不看著我,他眼神會飄向別的方向。

那時候我就覺得不看人說話這件事很奇怪,但因為我身邊沒幾個和小樂同齡的小孩,樣本數不夠多,所以我不清楚講話沒有看著對方是不是這年齡正常會有的狀況。

當時在下學期問了幼幼班老師,老師說2~3歲小孩有些的確說話不看人,但是等到上小班後就大概都知道講話要看人,所以建議我們等升小班再來看。

我們也遵循老師建議,等到小班再來看看是否還是有這個說話不看人的表現。當然,會在這裡寫長篇大論一定就是還有持續一樣的症狀,老師九月就建議我們可以帶去鑑定了。

鑑定完後,醫生只開了發展遲緩、疑似自閉的診斷證明書,但是仍在診間清楚的告訴我們,小樂就是亞斯伯格症與過動症的患者。

自此之後真相大白,難怪他會一直義無反顧(?)的熱愛工程車,難怪有些變動他無法接受,這些都是來自於他的亞斯伯格症的固著性行為。

也自此之後,就在疫情的肆虐期間,我們跌跌撞撞持續了三年多的早療之旅。

不管是大醫院的早療課程,或是外面診所的早療課程,我都很積極的幫他排課。語言方面,他雖然有學究式語言,但溝通沒問題,在考量父母也得工作沒後援的狀況下,在他幼兒園期間就跑了三種早療課程:職能、物理、心理,甚至到大班時又加入了自費心理治療。

跑了三年,媽媽累、爸爸累、小安也累,常常就是我帶著小安,送小樂去上課,小安就在教室外面看書跟我玩。通常帶小樂上課的時候都是下班後,那段身體累到爆、有夠想睡覺,卻又要陪小安在外面玩等候小樂上課的時間,真的是地獄啊!想睡不能睡好痛苦!

在知道小樂有這些狀況後,我一直都是很正面看待這件事。當醫生宣布小樂是亞斯伯格症和過動症小孩時,我第一個想法是「還好知道這些狀況,我就可以想辦法幫他了。」第二個想法是:「感謝上天讓小樂症狀沒有太嚴重,還有得救🤣。」

所以有些知道小樂有亞斯伯格症和過動症的朋友,看到我都會問我:「你知道小樂這樣你為什麼還看起來這麼快樂輕鬆?」我都回我朋友:「因為至少知道症狀是什麼,還有機會幫他,總比什麼都不知道找出原因來得好啊~~」

後來我也搜尋了一些資料,再加上周遭朋友也有一些亞斯伯格症的小孩,看到晚發現和早發現的狀況,更讓我決定要及早跑早療。(朋友A小孩也是幼兒園發現有亞斯伯格症,積極跑早療,現在國中穩定就學中;朋友B小孩國中因為嚴重拒學,帶去看醫生才被鑑定出亞斯伯格症,但後來國中也回不去學校了。)

目前小樂國小低年級的狀況大致上還算穩定,雖然偶爾有情緒爆炸的狀況,但已經比我預期的好很多了。


我家這個亞斯伯格症兼過動症小孩其實除了情緒問題以外,其他部分都還滿好帶的。

為了讓他習慣變動,所以我也跟著變動,例如走路偶爾會換條路走。書上說要先對這類小孩做後面活動的預告。有時候我就偏偏不預告,讓他沒得準備,不過通常也都是先挑他喜歡的活動或行程,當作是沒有預告的活動,所以到現在低年級,我偶爾改變行程,他頂多就嘴巴唸唸,但還是乖乖跟我走。

另外他的規律性和固著性,只要讓他固定做某些事情後,就容易養成自律的好習慣。小樂上小學後,自動自發定鬧鐘早上6點就起來,自己刷牙盥洗換衣服,玩自己喜歡的樂高,乖乖等出門,不會賴床不用爸媽叫起床這一點真的是省了我超多麻煩。而且因為剛開始上小學一個月有嚴格建立他寫完功課才能玩的流程,所以他現在完全是一回家就自動自發寫作業,根本不用爸媽去提醒他要寫作業,這真的是養亞斯伯格小孩一個好棒的優點啊~~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ling 的頭像
    keling

    keling的部落格

    k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